今天是:

建工学院党总支开展“访红源不忘初心,乐传承匠心筑梦”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者:殷悦发布时间:2024-11-27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贯彻《江苏省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条例》,增强党员对红色资源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党员常态化学习党史、革命史,激发党员的爱国爱党情怀和奋斗精神,1123日建筑工程与管理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前往马塘革命烈士纪念馆、抗大九分校纪念馆、通东革命老区红色记忆馆,开展“访红源不忘初心,乐传承匠心筑梦”主题党日活动。

如东马塘曾被誉为苏中地区“小延安”,曾经是江苏省委苏北特委所在地,梁灵光、姬鹏飞、陶勇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成千上万的优秀儿女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涌现出吴亚鲁、吴亚苏、白桐本、顾尊三等407名革命烈士。在马塘革命烈士纪念馆英雄碑前,全体党员脱帽肃立,三鞠躬。八十岁的志愿讲解员翁有能老先生声情并茂地为我们讲述着革命先辈们的故事。“吴亚鲁是南通地区第一位共产党人,在震惊全国的‘平江惨案’中不幸罹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江苏省杰出的革命先驱者。”当提及吴亚鲁英勇就义之时,翁老几度哽咽,在场党员无不为之动容,大家被吴亚鲁宁死不屈、决不向敌人低头的牺牲精神深深感动。

在启东海复镇原东南中学校内,有一座幽静的四合院,古朴的青砖黛瓦房,郁郁葱葱的树木,翔实的图片、文字和实物,带着全体党员感受那个烽火连天时代“一面学习,一面战斗”的光辉历史。这座四合院出自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之手,从垦牧校到通师侨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和东南中学,四合院在战火中得以幸存,并浓缩成一段辉煌历史。走在抗大九分校故土上,大家深刻体会到抗大是一个培育人才的红色摇篮,也是一座淬火成钢的革命熔炉,更是一面指引方向的光辉旗帜,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好新时代的抗大精神。

通东革命老区红色记忆馆以实物、史料、图文、情境互动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通东儿女捍海抗潮、制盐垦牧的劳动场景,展现中国工农红军江苏第一大队成立、三打汤家苴等红色峥嵘岁月,以及开挖通吕运河的激情年代。革命先烈们敢担当、肯作为的斗争精神与建工人所提倡的工匠精神相融贯通,党员老师从红色意志中汲取精神动力,凝练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用红色情怀为培育新时代工匠注入灵魂。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寻访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帮助党员教师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增强爱国情怀和党性修养。同时,在学习参观过程中,党员教师认真考察红色资源中的建筑场景,挖掘其中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同向发力,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培根铸魂、立德树人。